3月15日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”重点专项“大规模群孔激光高效制造技术在电子制造领域的应用示范”首次工作推进会在厦门安捷利美维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举办,围绕技术研发、工艺优化、装备验证及产业应用等关键环节展开深入研讨。
会议由牵头单位华工激光组织,应用示范单位安捷利美维承办,华中科技大学、清华大学、福建福晶科技、广东省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7家参与单位共29名代表参会。
在厦门安捷利技术总监辛君的带领下,项目团队首先实地考察了安捷利美维高端电子封装生产线,针对微孔加工效率低、精度稳定性不足等核心问题,结合电子制造领域实际需求展开深度研讨会议。
会议由项目总指挥、华工激光精密系统事业群副总经理王莉主持。安捷利集团FCPGA总经理汤加苗作为项目应用单位代表致辞:作为国家专项的应用示范载体,安捷利将充分发挥产研协同桥梁作用,推动技术攻关与产业需求‘零距离’对接,为打破国外高端装备垄断建立可落地的产线应用示范标准。
随后精密系统事业群PCB微电子事业部副总经理陈竣和4位课题负责人分别就项目及工艺、模块、装备、应用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汇报。
项目技术顾问、华中科技大学黄禹教授从科研管理角度提出建议,围绕项目考核指标、科研成果、知识产权和课题间协作给出专业指导意见,强调“知识产权布局与产业需求并重”,确保成果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。
项目总负责人、华工激光精密系统事业群总经理王建刚在会议总结中特别强调:专项作为由企业牵头的国家级科研项目,其使命在于“打通产业化最后一公里”,并围绕技术攻关与产业转化做出专项部署:
1. 坚持产业化导向:团队要转变思想,以企业三大实际需求为牵引,加速技术成果转化,确保研发成果直击产业痛点;
2. 创新研发模式:装备研发需提前介入产线验证,采用“验证与研发并行”的创新协同模式,缩短研发周期,推进项目进度;
3. 强化协同机制:聚焦工艺稳定性、装备可靠性和成本可控性三大产业化瓶颈,建立行之有效的沟通机制,强化研发端与应用端的动态协同。
2025年全国两会明确提出: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。此次推进会的成功举办正是对“双创新”协同破局的生动实践,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作用,通过产学研协同平台,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,促进前沿科技成果加速落地转化为生产力,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,实现高端电子制造装备自主化、打造半导体封装领域“中国智造”注入强心剂。
关于华工激光
华工激光是中国激光工业化应用的开创者、引领者,全球激光加工解决方案权威提供商。我们全面布局激光智能装备、量测与自动化产线、智慧工厂建设,为智能制造提供整体解决方案。
我们深刻把握制造业发展趋势,不断丰富产品和解决方案,坚持探索自动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与制造业的融合,为各行业提供包括全功率系列的激光切割系统、激光焊接系统、激光打标系列、激光毛化成套设备、激光热处理系统、激光打孔机、激光器及各类配套器件、激光加工专用设备及等离子切割设备,及自动化产线、智慧工厂建设整体方案。